乡村类综艺节目:打造可触达可体验的乡村世界

次浏览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选择聚焦乡土,深入挖掘乡村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带领观众沉浸了解乡土文化与乡村风情,在时代变迁中探寻乡村产业发展及乡村文化新变,……

  【文艺观潮】 

  作者:别君华(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讲师)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聚焦乡村发展、书写山乡变化、展现乡村风貌成为当下文艺创作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选择聚焦乡土,深入挖掘乡村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带领观众沉浸了解乡土文化与乡村风情,在时代变迁中探寻乡村产业发展及乡村文化新变,充分展现乡村的崭新画卷。

  以社会为纬、时代为经,书写立体的乡村发展图景

  乡村综艺以社会为纬、时代为经,跟随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脚步,展现立体的乡村发展图景。早在1995年,以《乡村大世界》为代表的乡村题材综艺节目出现,农民登上舞台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他们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增进人们对乡村的感性了解。2005年后涌现了一批以体验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这些节目注重体验性、游戏性,进一步拉近观众与乡村的距离。2017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乡村综艺获得了新发展。《向往的生活》等乡村慢综艺出圈,乡村田园成为有别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诗和远方”。

乡村类综艺节目:打造可触达可体验的乡村世界

  近两年,乡村综艺仍在不断演变。创作者主动改进话语体系,拓宽创作视野,创新节目形式,推出《种地吧》《燃烧的月亮》等新作。这些节目超越了城乡对比的简单立意,不再将乡村当作叙事背景板,而是将其作为具体的人文地理空间,把富有地域特色的乡村美景、乡村生活、乡村产业、乡村文化置于前台,深入展现中国乡村的发展巨变。如《种地吧》以10个年轻人耕种土地、收获粮食为主线,将真实、艰苦的农业生产过程记录下来。节目中大型收割机、无人机、割捆机轮番上场,让观众了解我国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进步和发展。《燃烧的月亮》不满足于在草原上度假、玩游戏,而是让12位女性嘉宾亲身投入牛羊养殖、乳制品制作等畜牧业经营实践中,将生动的草原生活和民族文化呈现给观众。

  相较于传统乡村综艺,新创作的乡村综艺主动聚焦新时代乡村景观、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的跃迁。接下来,创作者应进一步开拓视野,用综艺形式表现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智慧乡村、文旅乡村、生态乡村、艺术乡村等更多乡村创新发展模式,展示乡村中未来邻里、教育研学、健康养老、低碳生态、产业经济、文化艺术等多元场景。无论是“时代中的乡村”还是“乡村中的时代”,都亟待更多节目扎根现实的深厚土壤,继续发现、书写。

  注重个体叙事,表现乡村青年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

  农民是乡村综艺的叙事主体,每一个个体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代农民群体的时代群像。因此,乡村综艺应从个体叙事出发,厚描个体生命经验与乡村振兴交织的关键节点,以有故事、有厚度、有质感的对话展现新时代农民群体的时代风采。

乡村类综艺节目:打造可触达可体验的乡村世界

  不同时代背景下农民群体的构成、特征存在差异,所以乡村综艺应将从传统农民到当代乡村青年的角色改变作为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有些人片面地认为农民落后守旧。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尤其是当下的乡村青年在教育背景、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从群体构成来看,乡村青年包括扎根乡村的转型者、回归乡村的建设者、来到乡村的创业者等;从群体职能来看,出现乡村文化特派员、科技特派员、乡村CEO等崭新角色;从群体角色来看,划分为乡村社会振兴引领者、乡村经济发展建设者、乡村文化振兴的参与者等。

  乡村综艺应聚焦这些拥有新角色、呈现新特征的乡村青年的多元实践,通过表现每个“我”的理想、坚守、奋斗、牺牲,每个“我”独一无二的生命节点、生命历程,来讲述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史。例如,《花儿绽放》邀请的嘉宾张桂芳,24岁回村担任村干部,为了改善家乡人民的生活,先后为村里改造自来水管网、修缮抗旱减灾蓄水池、打造集体种植基地,从一个不被看好的“娃娃书记”变成了乡亲们离不开的好干部。她的故事“以点带面”地反映出了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的不凡发展历程。

  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记忆,构建当代乡村文化新空间

随机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