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牟焕森 于晨祥 卢爽 陆璐 陈俊亮(1933年10月10日— )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在北京邮电大学工作至……
■牟焕森 于晨祥 卢爽 陆璐
陈俊亮(1933年10月10日— )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在北京邮电大学工作至今。1961年获得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20世纪60年代国内第一代有线数据传输设备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无线数据传输设备的纠错编码研制负责人。1983年参与研制国内最早的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建立了程控交换机诊断基本理论。20世纪90年代创建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创国内智能网通信技术研究,为推动我国智能网技术发展及产业化作出卓越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2014年荣获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从陈俊亮在高中时自己决定转校、留学苏联时又主动选择两位导师可以看出,他一定会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学术道路。主动思考、打破常规、不随波逐流,这些词用于描述陈俊亮的学术成长是那么贴切,这也是他能在通信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所在。
决意转校,考上理想大学
1933年10月10日,陈俊亮出生于浙江宁波,4岁时全家移居上海。他自幼聪颖,加之家庭比较富裕、父亲言传身教有方,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习成绩一直不错。1939年9月,陈俊亮就读于上海私立阜春小学。1945年9月,就读于私立圣芳济中学。圣芳济中学是教会学校,基本以英语授课,因此他的英语基础很扎实。1949年7月,初中毕业后,陈俊亮于9月继续在圣芳济中学就读高中。
小小的收音机让陈俊亮的学习有了一个明确目标。在他很小的时候,家里添置了一台无线电收音机。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收音机无疑是高技术产品,这个“不见其人,只闻其声”的机械盒子,能播放出各种美妙动听的音乐,对陈俊亮而言充满了神秘感,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生性喜好刨根问底,为探个原委,常常摆弄和拆装收音机。高中读完一年后,陈俊亮决定转校。他打算转到以理科教育闻名的南洋模范中学,以便能考取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去搞清楚无线电发送和接收的原理。
1950年,他通过南洋模范中学的入学考试,9月进入该校就读高中二年级。1951年,陈俊亮顺利考上了交通大学,如愿成为电机系的学生。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进入电讯工程系学习。
初入大学,陈俊亮和以前一样,基本上是“玩中学”,如课余时间主要是在玩。没有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学习上。二年级下学期,他突然觉得应该好好读书,自此课上课下刻苦努力,考试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这时他注意到班上有几名同学尽管成绩不突出,但善于提出问题,他开始反思为何自己提不出来这样的问题,并深入思考如何提出好问题。
经过4年大学学习,他打下了良好的数理知识基础,形成了认真严谨、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未来事业发展做好了学术准备。
“自选”导师,研究感兴趣的领域
1955年8月,陈俊亮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邮电学院(现北京邮电大学,以下简称北邮)有线通讯工程系电话电报教研室工作,任电话学课助教。
当时的电话学教科书一般只介绍继电器电路的工作过程,至于电路设计所遵循的内在规律和原理一般不介绍。但陈俊亮没有浅尝辄止,而是主动深入钻研,很快就对继电器上接点电路的问题有了深入理解和把握,燃起对有线通信的学术兴趣,渴望进行深入研究。
1956年,在有线通讯工程系系主任蔡长年教授等院系领导的支持下,陈俊亮得以破格参加留学苏联的选拔考试,并以优异的考试成绩脱颖而出。1957年11月,陈俊亮踏上留学之路,到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学习。
陈俊亮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特别在选择导师上,他没有循规蹈矩,而是主动挑选适合自己的指导教师。
最初学院分配给他的指导教师已年过七旬且远离学术前沿。陈俊亮主动打听,得知在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里有一位比较年轻的副教授哈尔凯维奇,便提出申请要跟随这位老师学习。学院批准了他的申请,这样陈俊亮留学伊始就在哈尔凯维奇的指导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