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报记者 彭德倩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休闲和社交方式。当这一过程中的公共学习需求日益迫切,现场解说服务水平的提升……
■本报记者 彭德倩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休闲和社交方式。当这一过程中的公共学习需求日益迫切,现场解说服务水平的提升聚焦目光。
走进展览现场,我们目睹人工免费讲解陷入效率与质量的两难,旁观同一场展览中官方与社会讲解团五团竞发的“混战”。我们倾听带娃家长的苦恼,也看到电子导览面对的内容、技术瓶颈。
博物馆,城市文化的会客厅,究竟需要怎样的“旁白”?
地点:上海博物馆
人工讲解与电子导览 看似共存,实难互补
走进上海博物馆,公告当日展厅公众讲解时间安排的牌子在靠墙一个不起眼处。微信公众号上也并无相关内容,全凭参观者现场询问,无缘就会错过。
细看公告牌——三楼:中国历代书法馆,无安排,中国历代绘画馆,9:30,13:00;四楼:中国明清家具馆,9:30,13:30,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10:15。
10:30,走到四楼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门前,一块黑色指示牌面墙而立,不一会儿,一位身穿藏青色工作服的梁姓讲解员过来将牌子有字的一面翻出来,“本展厅现有义务讲解服务”白字醒目,一对母子看到后立刻走上前询问,讲解员戴着口罩,笑眼弯弯点点头,伸手示意,开始“1对2”讲解。仔细看才发现,她没有戴话筒,讲解时轻声细语。
从服饰部分到饰品部分,一路讲来,穿着白T恤的男孩完全被吸引,一改最初的羞涩,问出各种有趣问题。看到全套米白色的赫哲族贴花鲑鱼皮男服时,一句“一件衣服需要多少条鱼”笑倒了妈妈,考倒了讲解员。走到摆放着蒙古族铜象棋的玻璃柜边,他惊讶极了,眼巴巴看向讲解员阿姨:“跟国际象棋长得好像啊!”“你仔细观察一下,有啥区别吗?”讲解员耐心等他看了一会儿后才一一介绍,“瞧,棋子里没有马,有猎狗,没有大象,有骆驼……”
这时,在一群家长带领下观展的五年级孩子围上来一起听、一起看,接着便自然而然跟着原本的“3人组”移动,其中有个皮孩子开小差没跟上,被妈妈一把“拎”过去听讲。此时,展馆中更多人发现有专业人工讲解服务,跟上的人越来越多,“3人组”转眼变成了“8人团”“12人团”。在外围的人不仅看不清展品,也听不到讲解,一个穿黄色T恤的男生这边钻钻、那边钻钻,还是没能挤进人群,懊恼地回头望着妈妈摊手。
很快,“12人团”又回到了“3人组”,一个多小时的讲解结束后,讲解员梁女士微笑着与母子二人打招呼道别。她即将离开展厅时,另一位年轻观众追出来问展览相关问题,她也一一解答。
“看来观众很需要这样的公众讲解服务,为什么不戴上话筒讲呢?这样不是效果更好吗?”记者问。讲解员梁女士回答,不戴话筒也是出于多种考量。观展观众需求不同,有的希望得到专业讲解,有的喜欢独自安静看展,若戴上话筒,可能打扰其他观众,也影响了感知历史文化的整体氛围。而若不戴话筒,每次只能服务很少观众。
那么,能否通过电子导览这一新技术,让更多观众获得需要的讲解服务呢?在展厅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一楼服务台租借多语言电子导览器,单人单次20元,亲子单次30元,两者的区别是后者设备上多插一副有线耳机。使用说明上写着,输入展品标签上的数字,即可收听讲解。
回到四楼展厅,全场数百件展品,仅有10件左右的展品标签上贴有数字。也就是说,只有约1%的展品,可以听到语音导览。身边一位奶奶带着孙女来看展,一边看一边嘀咕:“只有那么少能听,真不合算,下次不要借了。”
终于找到一个可以听的展品介绍,在设备上输入“473”,“彝族彩绘漆餐具”7个字显示在屏幕上,耳边普通话男声开始娓娓道来。比起展品标签上简单的品名、来源,语音导览里的介绍有不少延伸,如详细介绍了餐具中酒壶设计的匠心巧思。
而在一楼的“实证中国”展中,电子语音导览设备接连遇到两位带娃爸爸的“吐槽”。
高先生女儿今年2年级,正站在展品“石锛”前,父女俩一人一只耳机正在听讲解,听着听着小姑娘就没心思了。“我们这个是30元的亲子导览,可是好像仅仅是多了一副耳机,如果内容能结合孩子的兴趣点开发一个亲子版就好了。”他说,“比如在讲古代用具的时候,说说可以对应到现在的什么工具,这样更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也更生动些”。